从制造业到医疗机构,边缘计算正在重塑各行各业处理数据和优化运作的方式。这一转变依赖于物联网(IoT)设备的支持,例如部署在边缘的传感器、摄像头和专用处理器。预计到2030年,支持物联网的设备市场价值将增长至65亿美元,比2020年增加超过40亿美元。
本文将带你了解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优势。
什么是物联网中的边缘计算?
在物联网应用中,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数据产生源的位置进行数据处理,即在网络边缘。与将所有数据发送到远程云服务器相比,边缘侧的物联网设备可在本地完成分析和处理。这种本地处理方式可以减少延迟、提高响应速度,并降低带宽压力,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物联网部署。
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等物联网终端可实时采集数据。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设备可以作为边缘网关,对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分析并做出响应。
例如,当工业传感器检测到部件损坏或过热时,可以直接触发设备停机,无需等待来自云端的指令。边缘计算让物联网系统能够更快、更智能地响应,并提升数据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
物联网中的边缘计算与云计算
支持边缘计算的物联网设备通常也会连接云端,用于长期数据存储和系统协调。这种边缘与云协同的架构既能实现快速的本地处理,又保持整个物联网系统的统一性和智能化。
云计算在集中式数据处理方面具有优势,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存储、分析和长期决策。相比之下,边缘计算处理的是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数据,处理位置更靠近设备本身,提升实时响应能力。边缘计算通过降低延迟、节省带宽并增强本地自治性,进一步补充了云计算的功能。
传统以云为中心的模型在延迟、网络不稳定和数据过载方面存在局限。将部分计算任务迁移到边缘侧,可以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数据安全性。例如,在医院中,敏感的健康数据如果在本地进行处理,相比频繁传输到远程服务器,其被攻击的风险会更低。
人工智能在边缘物联网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在物联网设备的边缘数据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云计算通常依赖中心服务器处理AI和ML任务,而边缘计算则可以直接在本地设备上执行相关模型和算法。
这种分布式架构使得系统可以进行实时分析和决策,即使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也能运行。例如,从安防摄像头到可穿戴健康设备,边缘AI可以在数据生成的现场进行处理,快速得出结论。随着各行业对实时数据分析的需求不断增长,AI、ML和物联网的结合正在推动边缘智能的快速发展。例如,配备传感器或摄像头的智能交通信号灯能够根据车流实时调整灯控,提高通行效率。
物联网边缘计算的优势
边缘计算为物联网技术带来了诸多优势,不仅优化了企业的运营方式,也提升了设备间的交互效率。以下是基于边缘架构的物联网技术的主要优势:
- 降低延迟:边缘计算通过在接近物联网设备的位置处理数据,显著减少了处理延迟。由于数据无需往返传输至云服务器,本地处理可有效消除因网络传输带来的延时。这对于智能监控系统、自动化工业设备等应用尤为关键。借助边缘计算,系统可在环境变化或操作指令发生时立即做出响应,实现快速、实时的决策。
- 降低能耗:本地处理和筛选数据可减少大规模、高频次的云传输需求,降低对集中式IT基础设施和云服务的依赖,节省带宽和整体网络的能耗。边缘设备还可通过休眠模式、自适应处理、任务优先级调度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功耗,尤其适用于部署在偏远区域、依靠电池供电的物联网传感器。
- 实现实时追踪与分析:边缘计算结合物联网技术,可实现数据的即时监测,适用于对响应时间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预测性维护、资产追踪和远程监控等。不论是发现设备早期故障迹象,还是调节智能建筑的环境参数,系统都能在数据采集的同时做出响应,提升运营效率、安全性和响应能力。
- 增强数据安全性:边缘计算的核心优势之一,是能提升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性。通过在本地处理受监管数据,企业可减少在传输过程中数据被暴露的风险。同时,边缘设备通常配备本地加密、身份验证协议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这种多层防护方式尤其适用于金融、医疗和关键基础设施等对数据安全有严格要求的行业,能有效降低数据泄露所带来的风险和合规成本。
- 结合物联网与机器学习:将物联网与机器学习(ML)和人工智能(AI)结合,边缘计算可让智能算法直接在数据源头运行。例如,智能家居系统能学习用户偏好,工业传感器可识别设备故障,边缘侧的AI与ML可就地处理原始数据并提供可执行的反馈。这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智能数据分析和预测建模尤其关键,且无需依赖云端。

- 提供可扩展性方案:随着物联网网络不断扩展,集中处理可能成为云端数据传输的瓶颈。边缘计算通过将处理任务分散到多个本地节点,减轻了中心系统的负担,使基础架构更易于管理和扩展。这种架构允许企业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接入更多设备、处理更多数据,有助于在物联网生态系统中持续提升边缘计算能力。
- 提升网络可靠性:在边缘计算中,大部分数据处理在本地完成,即使云连接中断或延迟,系统仍能持续运行,从而增强整体网络的韧性。网络可靠性对于制造、交通和农业等关键任务行业尤为重要,这些行业对持续运行有较高要求,停机会带来较大损失。
八大物联网边缘计算应用场景
物联网边缘计算正在改变人们与周围世界的互动方式。以下是八个实际应用示例:
1. 预测性维护
边缘计算使工业物联网设备能够持续监测设备运行状态。通过在本地分析温度、振动和能耗等数据,企业可提前发现设备故障迹象,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安排维护,减少停机时间,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提升运营效率。
2. 工地远程监控
在偏远施工现场,如油井、乡村通信塔或风力发电站,边缘计算可使物联网设备就地处理和响应数据。具备边缘功能的传感器可立即发现异常或安全风险,无需依赖云端分析,有效提升响应速度和现场可靠性。
3. 智能电网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结合可加速智能电网的构建,例如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数字化升级。智能电网通过传感器和软件来增强传统电网,实现对电力供应和需求的精准、实时管理,降低成本、提升电网可靠性。
部署在电网各处的智能电表和传感器可采集实时数据,如能耗、负载平衡和设备状态。数据在本地处理后,可用于优化电力分配、故障检测并降低能源成本。
4. 网联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是物联网边缘计算的典型应用场景。这类车辆依靠本地处理快速应对道路情况、交通流量和障碍物。通过分析车载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的数据,系统可在毫秒内完成决策,无需依赖外部网络,支持路线优化、油耗管理和驾驶安全,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发展。
5. 医疗健康
边缘计算正通过智能设备改善医疗体验。可穿戴设备和远程监护系统可采集心率等生命体征数据,并在本地完成初步分析,快速生成关键警报,便于医疗人员及时干预。这种模式支持远程医疗、慢性病管理和个性化护理,适用于带宽有限或网络不稳定的环境。

6. 供应链管理
在供应链中,边缘计算可提供端到端的可视化能力。通过对货物和运输车辆配备RFID标签、GPS定位器及环境传感器,可实时掌握位置和状态。例如,当发生运输延误或温度异常时,系统可立即发出警报或调整路线,提升物流灵活性和质量控制水平。
7. 农业与环境监测
农业和环境科学领域中,部署的IoT传感器可采集土壤、水质、空气及气候数据。借助边缘计算,即使在无网络环境下也能实现实时监测,有助于提高农业效率和环境响应能力。例如,传感器可在本地完成分析,自动启动灌溉系统或发出空气质量预警。
8. 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
边缘计算可显著优化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体验,减少延迟并缓解带宽压力。借助更快速的响应,AR/VR工具可即时适应用户所处环境,甚至在离线状态下也能运行。包括虚拟产品演示、基于AR的维修指导和沉浸式培训在内的应用,均能从本地处理带来的时效性中获益。
五类边缘物联网设备
边缘计算正在提升各类物联网设备的性能,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以下是几种典型的边缘物联网设备:

1. 传感器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物联网传感器可采集温度、压力、湿度、运动等本地数据。这些设备在靠近源头的边缘节点处理数据,使系统无需依赖云端即可快速做出决策。例如,在制造业中,振动和热传感器可识别设备早期故障迹象,及时触发维修提醒,从而避免故障停机。
具备物联网无线连接能力的解决方案也在提升传感器边缘设备的响应速度与性能。在智能家居中,运动传感器可动态调节灯光,提升舒适度并提高能效。这类设备适用于对数据处理和控制响应时间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安防系统和家居自动化。
2.摄像头
智能摄像头的功能已经超越了图像采集。在边缘计算支持下,摄像头可在本地处理和分析画面内容,减少延迟、减轻网络负载并实现即时响应。例如,在智慧城市中,边缘摄像头可识别异常行为并立即发出警报,无需将大量视频数据上传至云端。
在零售场景中,摄像头可分析顾客行为,优化店铺布局;在工业现场,摄像头通过边缘智能监控产线,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预警。配合AI,智能摄像头还能支持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人群分析,且所需数据传输更少,效率更高。
3.监测设备
具备边缘能力的物联网监测设备可追踪能耗、空气质量、液位和设备运行状态等关键指标。不论是优化暖通系统,还是监测水处理系统中的异常,物联网监测设备都能提供关键的运营可视性。
在工业环境中,这些设备将传感器数据与边缘处理相结合,提供即时的洞察力,从而提升效率。例如,它们可识别设备轻微磨损等早期迹象,用于预测性维护。在智能能源系统中,监测设备还能识别能耗高峰,并自动调整设置以降低成本。
4.无人机
集成边缘计算能力的无人机正在改变需要远程巡检、监控或配送的行业。这些飞行中的边缘设备搭载摄像头、传感器和本地处理器,可在飞行过程中采集并分析数据,无需依赖云端上传。
在能源和公用事业领域,无人机可检查风力涡轮机或油气管道等偏远设备,并将状态信息实时反馈给技术人员。在仓储场景中,无人机可辅助进行库存检查和设施巡检。它们还可用于紧急配送,绕过交通堵塞,快速到达偏远地区。
5.控制器
控制器是物联网边缘计算的核心设备,用于管理、自动化并保障整个设备网络的运行。这类智能系统可整合传感器输入、摄像头数据与执行器反馈,进行本地智能决策。
例如,智能控制器可读取多个房间的温度传感器数据,实时调节气流;在工业工厂中,能耗管理控制器可监测设备并优化能源使用。其自动化流程与多设备协调能力,使其在家庭、办公楼和工业环境中成为关键设备。通过本地处理与内置安全机制,边缘控制器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并减少故障停机风险。

与Synaptics携手,打造领先的边缘物联网设备
边缘计算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了克服传统云架构带宽、延迟和安全限制的新路径。欢迎与Synaptics合作,探索新一代边缘物联网设备设计解决方案。我们提供包括Synaptics Astra™ AI原生处理器在内的产品组合,结合开放的软件架构和高性能无线连接技术,打造安全、高效的多模态边缘平台
作为AI与边缘计算领域值得信赖的技术领导者,Synaptics始终致力于提供高可靠、高性能的解决方案,助力智能设备变得更高效、更智能。我们协助各行业打造安全直观的数字交互体验,重塑人们与智能终端的连接方式。我们还提供基于统一AI框架的定制化多媒体计算解决方案,可快速部署至各类边缘设备。